2012/04/10

佛教教育的搖藍:圓光禪寺Yuan Kuang Ch'an Monastery


一所風雨中訖立不搖的傳統寺院,一間蘊育佛教棟樑的場所,數十年寒暑以來,圓光禪寺禀持著佛教現代化改革大師--太虛的思想理念認為,佛法要長久的住世,唯一路徑是僧伽教育。
圓光禪寺第三代住持如悟法師,由於個人求學期間的流離失所,每到一間佛學院,念了沒多久,該佛學院便因為各種原因而解散。如悟法師感於當時許多佛學院招生目的,乃為了招攬常住眾。雖然名義為辦佛學院,但平常學僧不是缺乏帶領師資群,即是忙於常住法務。因而年輕的他便立下弘志,創建一座真正能夠讓僧伽安心辦道求法的教育搖藍。
民國63年(1974),如悟法師從第二任住持妙果老和尚手中接任第三任職務後,便著手重新整修該寺,至民國70年(1981)再度將早期設於圓光的台灣佛學院復學,並更改院名為圓光佛學院。學院創設之初,經濟之困難,如果不是老人家辦學之堅定毅志與學僧們純為求法之心,可能重蹈老人家求學之情境:經常更換學院。然而,縱使經濟如何艱困,他心中總抱著一線希望與願力,祈求護法韋院菩薩加持,令學院得以繼續辦學,紹隆僧種,續佛慧命。
一顆為作育佛教教育永不疲累的心,一尊如彌勒菩薩催燦般的笑容, 一座僧伽教育的搖藍,一株如同在風雨中的小草任憑風兩吹殘,一日復一日、一年荏一年、一代接一代、一世續一世,持續豎立於中壢的月眉山中。

網址:http://www.ykcm.tw/
寺址:桃園縣中壢市芝巴里聖德路888巷11號
電話:03-4256168





2012/04/09

大陸到台灣一位雲水僧:千佛山全球資訊網 Chien Fo Sun Global Website

白雲老和尚,一位足跡遍參大陸顯密二教的傳統雲水僧人。而參學於傳統寺院的老參,年輕時代卻在因緣際會安排下進入書院就讀,接觸現代化的運動,開展了活絡地傳統東方讀書模式。
由於白雲老法師的深厚參學素養,以及一生禀著盡形壽將自己的身心奉獻於三寶,本著「學道、行道、殉道」的精神,歡喜承受眾生的苦難。「不管人家對不對,自己一定要對;做對了是應該的,做錯了趕緊懺悔!時刻檢討自身,懺悔個己業重;一切菩薩行為,盡一切力量效行」為白雲和尚生平常掛嘴邊之箴言。持守著如此精神與嚴謹修行理念,從大陸遷居台灣後,吸引眾多信眾跟隨。千佛山菩提禪寺即傳承此種傳承而建立之道場。
再加以千佛山亦融合顯密教化風格,並以接續大陸律宗叢林--歸元寺法脈,八關齋戒進行必依據該法脈傳承,本著嚴謹的傳戒規範開演戒壇。同樣吸引來自世界各地之人士參與。誠如前述,它是一處顯密顯合之禪院,同時也是佛教教育、文化、與社會福利結集於一寺之處具有傳統建築風味之寺院。


網址:http://www.chiefsun.org.tw/
寺址:台南市關廟區旺萊路466巷1號
電話:06-5958106







2012/04/06

當代建築藝術之美:中台禪寺的世界Chung Tai World

原本隱居山林、實踐頭陀行的惟覺法師,在產業道路開發後,被路過遊客發現並跟隨其修行禪法,隨著日益增多的聞名參學著,促使原本簡陋的小茅篷擴大興建,最後在北台灣萬里的靈泉寺仍然容不下絡繹不絕上山請法人數,因而自民國80年(1991)起開闢南投縣中台禪寺。
中台禪寺建築特色不僅呈現現代化佛法新契機,改變過去傳統寺院建築風格,其頂端的巍巍的明珠如同展現菩薩引覺悟的智慧之光,引領迷途眾生的邁向成佛之路。從申請、規劃、一直到建築呈現於世人面前,歷經前後10年(2001)工程圓滿以後,中台禪寺不但在建築設計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,也樹立中台灣佛教重鎮;從此,台灣有北「法鼓」、南「佛光」、東「慈濟」、中「中台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聲譽開始崛起。
網址:http://www.ctworld.org/index.htm
寺址: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2號
電話:04-92930215



環保、醫療尖兵:慈濟全球資訊網 Tzuchi Global Foundation

臺灣佛教各寺院志業體系,儘管離不開人間佛教性恪,而組織發展經常存在以入世志業為推動目標。從創辦人證嚴法師的「一灘血」的醫院濟世心願,進而擴展到連鎖醫院;甚至將慈濟福利推動到世界各地。並架設電視衛星網絡,全天24小時向全球會員播放相關資訊。
慈濟全球資訊網,顧名思議是以介紹該志業體系為主軸的網站。它正成起步時間為民國55年5月14日(1966),在台灣佛教四大名山算是蠻早,而且是四大名山內唯一以比丘尼身份帶動者的的一座寺院。如有興趣對該團體作更多了解者,可前往該網站仔細流覽。


網址:http://www.tzuchi.org.tw/
寺址:花蓮縣新城鄉精舍街88巷1 號
電話:03-8266779




2012/04/04

全球化的先驅者: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Fo Guang Shan Monastery Global Website

位居於高雄佛光山,是台灣最早架構人間志業體系的寺院。星雲法師於民國56年(1967)率領其門徒蓽路藍縷,創建了樹立「以文化弘揚佛法,以教育培養人才,以慈善福利社會,以共修淨化人心」為宗旨的人間佛教道場。在台灣與法鼓、中台、慈濟齊稱為佛教四大名山,卻與法鼓山建築風貌全然不同。
該道場創立以來,吸引海內外各地區遊客前往「朝聖」,再加以星雲法師力行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理想,每到年節假期全球華人回山參訪者更是絡繹不絕。該山亦結合住宿與餐飲便利來訪遊客。從此,佛光山人間佛教弘揚,也提供台灣佛教一項新朝氣與宗教文化新現象。
網址:http://www.fgs.org.tw/
寺院:高雄市大樹區興田村興田路153號
電話:07-6561921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12/04/03

人間淨土的推手: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Dharma Drum Mountain Global Website

鼓山(DDM)位居於北台灣金山鄉,於民國78年(1989)購地著手規劃興建,創辦人是聖嚴法師(1931-2009)為台灣佛界第一位留學海外歸國的博士僧伽,認為佛法要廣大弘揚,必須倡導高等教育。因此,以培養教育人才為志業,同時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的理念,融合了禪宗臨濟與曹洞二宗的「隨時提起,隨時放下」為宗風,及「復興漢傳佛教」為己任,建立「法鼓宗」禪修道場。為台灣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聖嚴法師圓寂之前,即由僧團內部推選果東法師為該寺第一任方丈;現今,仍然由果東法師持續接掌第二任方丈之執。








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below.
網址:http://www.ddm.org.tw/
寺址:新北市金山鄉三界村半領14號
電話:(02)2498-717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



2012/04/01

佛網大會串緣起


雲端科技社會崛起,網路使用儼然成為各佛教團體、寺院、僧伽個人弘法與各項志業工具。從東方至西方,每天成立的佛教網站或Blog可能難以掌握。然而,這些包佛教文化、文獻、僧伽、居士個人修行等的寶貴佛教資源,假如結集、放置同一網站,是有利於普遍大眾,無論教界、學界、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一般人使用。因此,Blog冀望運用版主休閒之餘,儘可能搜集各中、英文佛教相關網站包括許多個人Blog在內,以盡個人棉薄之力。